荐书|文化江山,诗意中国
发布时间:Thu Mar 17 00:00:00 CST 2022| 作者:
刘刚,李冬君 著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馆藏地: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
十多年以前,有人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宪实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唐朝重要,还是唐诗重要?这个问题,让研究唐史的孟教授陷入了沉思:唐诗产生于唐朝,没有唐朝就没有唐诗。但事实上,唐朝湮灭一千多年,唐诗却依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结晶,唐诗一直滋润着中国人的生活,为中国人提供文化享受。如此说来,当然是唐诗更重要。
原来,这就是“文化江山”的逻辑起点,所有的王朝都会走向湮灭,只有文化会生生不息。
十年后,一部散文诗般的《文化的江山》丛书诞生了。这部独特的作品以文化的立场理解和书写中国的文化历程,全书诗化的语言将数千年中国史一气呵出,《人民日报》评论这套书鲜活地挖掘出了文化中国的巨大价值。
刘刚,自由写作者,独立学术人,以市场经济安身,在文化江山立命。主要著作有《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自由的款式》《中国近代的财与兵》《回到古典世界》《中国史诗》等。
李冬君,历史学博士,独立学者,主要著作有《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中国私学百年祭:严修新私学与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系年》《孔子圣化与儒者》《乡愁的天际线》等,是《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国家人文历史》《新京报》等媒体专栏作家。
索书号:K209/619:1
本书通过对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考察,结合考古、历史、艺术、文物多方面,寻找中国文化的源头。
索书号:K209/619:2
本书是对中国史前文化的考察,并对传说中的夏和早商进行研究,探究中国的史前文化是如何在中原汇聚成一个王朝中国的。
索书号:K209/619:3
本书描述的是中国历史在商周之际的重要阶段,用《尚书》《诗经》和出土简帛等历史文献的记录还原那个时代的中国。
索书号:K209/619:4
本书考察春秋战国中国的历史,选取孔子作为春秋时代的“素王”讲述这个时代的政治和文化,孟子、墨子和庄子相继出场。
索书号:K209/619:5
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统一与游仙的故事、通往帝王之路——革命、大汉王者与歌者、汉初儒学更始与儒术复兴运动、儒术的胜利与圣王大一统、昆仑与葱岭、希腊化的丝路花雨、中国化的西域。
索书号:K209/619:6
本书从儒林、美学、诗歌、艺术四个层面讲述汉末至宋代的文艺复兴。
全书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浪漫、诗性、审美的一面,结构富有思辨特色,行文大开大阖,文字灵动飞扬,感人肺腑。以诗话体写实释,在学界是难得一见的创新突破,会获得热烈响应。
——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化的江山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史实,作者的个性才思和当下少有的健全自信的史观,在书中有酣畅的表达,不少史论可圈可点。关于历史和人格,人生气象的吟诵,融激情、清明的理性于一体,举重若轻。
——余世存,学者
半个世纪来个人处世之壮举。史学功力深厚而不显山露水,史实冷峻超万而多有精彩议论,行文似轻松随意而言必有据。
——单正平,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
庄子是一条想飞的至乐之鱼。 惠施在宋国时,去见庄子,庄子正在钓鱼。当年姜太公在渭水钓鱼,被文王看见了,请回去,拜为老师。据说,那姜太公用的是直钩钓鱼,可见他志不在鱼,而是别有怀抱—欲钓王矣。还有范蠡,带走了西施,也来太湖边上钓鱼…… 那两位都是奇谋密计之士,都会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之地。可庄子与他们不同,他从来不在那些权利的紧要处钓鱼,他有自己的精神高地。在自我意识的高地上,他放下了自由思想的钓钩。 他哪儿是钓鱼呀?分明是来与鱼对话,对鱼观照,和鱼一道,与天地同流,《庄子》书中,开篇就是《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当然,他不光在浪漫的精神高地上垂钓,还在现实的地理空间下钩,比如濮水,就是他常去钓鱼的地方,他很想知道濮水里的鱼究竟是不是快乐。 关于鱼之乐,庄子与惠施还有一次对话,那是在濠梁之上。濠,是濠水,是淮河流域的一支,在今安徽凤阳境内,而濮水则属于黄河流域,在今河南境内,我们以此知道庄子活动的大致范围。梁,是桥梁,濠梁之上,是指人在濠水的一座桥上。 庄子说,游来游去,自由自在,那可是鱼之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水里的鱼,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凭什么说我不知道鱼之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你;你不是鱼,当然不知鱼。庄子说,你一开始,就认为我知鱼之乐,所以才问我“汝安知鱼之乐”,现在,我可以告诉你,就在这里,在这濠水之桥上,我知道了鱼的快乐。 这样的辩论,看似言不及义,其实有很深的哲学含意。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许倬云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K203/68
馆藏地: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
《杜甫的五城》
赖瑞和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I267.4/965
馆藏地:文艺图书借阅室
《文脉:我们的心灵史》
王充闾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K207/304
馆藏地: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
《文化苦旅》
余秋雨 著
作家出版社
索书号:I267/11873
馆藏地:文艺图书借阅室
《百家争鸣》
易中天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B220.5/40
馆藏地: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
拟稿:陆晓云
审核:金颖、何敏、周琼
发布: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