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自说自画——耿敏霞、赖辉、王梦晗创作漫谈”实录

发布时间:Tue Apr 11 00:00:00 CST 2017| 作者:


地点:无锡美术馆 时间:2017年4月7日下午

 

      2017年4月7日下午,“自说自画——耿敏霞、赖辉、王梦晗新人新作展”低调开幕,配合画展的举办,无锡市书画院的三位书画家和来到开幕式现场的美术爱好者漫谈创作。 

      赖辉,1979年生,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师从马岭、袁汝波。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曾是凯里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2015年公招入无锡市书画院任副院长、专职画家。老家河南,在贵州工作过一段时间的赖院长谈到,他创作的作品中,苗族题材与他的经历息息相关,在贵州时,发现那里的少数民族面特征很鲜明,像是看到外国人,于是自已进行整理、人物形象也加以夸张,运用工笔形式的创作手法,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物造型风格。谈到具体的技法时,他又说,曾反复研究过皮纸、熟宣的润墨、色效果,作了许多的尝试,在熟练掌握材料之后,才能达到要表达的理想效果。此外,他说他也借鉴了许多其它画种的技法,比如,有一张在中华艺术宫展览过的巨幅作品就是大胆吸收了中国古代敦煌壁画制作技巧。

      耿明霞,1969年生,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师从尉天池、马士达,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书协会员,江阴市书协副主席。2015年,耿明霞从江阴市书画院调入无锡市书画院任专职书法家。耿明霞到画院之前做过多年的教师、财务工作,经历丰富。她说,在书法学习中,方法很重要。其中书法的技巧是用笔,而且用笔比较难,其它的是修养,而无论绘画还是书法,技巧都是需要的。比方说,在书法中的中锋用笔,需要手腕的微小动作,不做细心的体会,很难做到,学习的方法之一就是多看、临古人的墨迹,从不易观察外找到规律,就会有所进步,自己也是每天临帖、背帖。她还表示,虽然书法不简单,但是如果从技巧、结构、章法等方面多做深入研究,也是能很快进入书法的殿堂。谈及艺术风格变化时,她说,个人书法风格的形成是渐变的过程,其书风在此过程中有一些小的变化就已经是很好的了。 

      王梦晗,1989年生,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硕士,师从周京新,江苏省美协会员,2016年公招入无锡市书画院任专职画家。王梦晗是无锡人,绘画启蒙从无锡开始,她说她的艺术创作已经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尝试:第一是民族风情时期,2007年她去西藏采风写生,画了一些速写,回来后就搞了一批以此为素材的作品,她说西藏民族的个人特征突出,适合画国画;第二个阶段是工笔结合写意的尝试,之前主要是以工笔为主,这个时期,仍旧以西藏题材为主,但是更加注重用笔、用墨等的写意因素;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关注现代的一些东西,题材以当代人物为主,试图以此来扩大自我的视野,提高表达与表现能力。 

       短短的几十分钟,三位书画家已经圈了一批“粉”,展厅内人头攒动,啧啧称赞感叹声不绝于耳,好多观众近距离观看画作还不过瘾,恨不得手机、相机把他们的 “创作秘密”都拍下来带回去细细研究,三位书画家也感动于圈内好友及美术爱好者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