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寒假活动回顾|博物知新岁,寒假伴成长

发布时间:Sun Feb 12 00:00:00 CST 2023| 作者:


2023年的寒假已经过去,你还记得在无锡博物院留下的快乐回忆吗?你还记得在这里学到的丰富的知识吗?在短暂的假期中,无锡博物院策划实施了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共35场,包括系列化的“三大课堂”、亲子互动的节日主题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雏鹰小队、智慧与趣味并存的AR体验课、配套特展的冬令营与研学旅行等等,共有超过3637名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前来参与了活动。无锡博物院用多样化的课程方式,全方位挖掘和阐释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走进公众的生活。

“三大课堂”

在寒假期间,无锡博物院立足馆藏文物,结合展览主题,推出了文博课堂“意寄物形祈祥瑞之植物纹”、艺术课堂“陶之夭夭——创意陶艺手作”、科学课堂“科技传承系列课程之指南针”。在文博课堂中,我们解读植物纹饰的发展历程和衍生的寓意,认识文物上的“植物花语”;在艺术课堂中,我们从审美角度学习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传承千年陶瓷文化;在科学课堂中,我们通过“浮水磁化针”的小实验来揭示指南针的原理,感受先贤智慧。

文博课堂:“意寄物形祈祥瑞之植物纹”

艺术课堂:“陶之夭夭——创意陶艺手作”

科学课堂:“科技传承系列课程之指南针”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

时逢农历新春佳节,无锡博物院将古老的节日习俗与新颖的创意元素融入到社教活动中,开展了针对社会公众的“印福纳吉——非遗雕版印刷体验”、“吉祥红包树——新年领祝福红包活动”和“非遗的艺术—民间工艺大师表演秀”,以及面向亲子家庭的“玉兔迎春——非遗剪纸体验”、“瑞兔呈祥——羊毛毡挂饰制作体验活动”、“庆舞良宵——DIY舞狮制作”、“‘包’你出彩——文创帆布包手绘活动”,共计服务3012人次。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元宵节当日,无锡博物院还举办了“团团又圆圆——元宵主题景观装置DIY”活动,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用黏土做出一碗碗造型独特的创意“元宵”,并放在专用装置中,为佳节添上别样景观。

雏鹰小队研学实践活动

“雏鹰小队”研学实践活动是寒假档的热推项目,活动涵盖拓印、陶艺、扎染、彩绘泥人等颇受欢迎的内容。2023年寒假,无锡博物院共计开展9次238人次的“雏鹰小队”活动,结合无锡博物院常设展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们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活字墨谱”结合了无锡深厚悠久的铜活字印刷历史,同学们通过亲手拓印诗句来体味家乡的历史文化;“瓷土生辉”立足我院的瓷器藏品,帮助学生了解陶瓷的历史和审美价值,并通过釉下彩绘体验帮助大家加深对陶瓷艺术的理解;“植物扎染”以无锡钱裕墓中出土丝织品为中心,向学生们介绍传统丝织技术及染色技术,学生们以智慧提炼文物元素,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创意扎染;“塑说无锡”通过对无锡非遗艺术——惠山泥人的历史学习和彩绘体验,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了解惠山泥人的创作过程和艺术特色,为古老的民间艺术注入新活力;“紫玉金砂”依托无锡传统紫砂陶艺的悠久历史,带领学生们识陶制陶,通过翻模制作一只憨态可掬的紫砂小虎茶宠,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吴地文明AR系列课程

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无锡博物院吴地文明AR系列课程是寒假活动中的主打,共计开展了9场167人次。AR技术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在社教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扫描课本相关内容,就可从影像、声音等维度,获取文物的具体信息。看到3D图像,听到语音旁白,和“活”起来的文物互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让抽象的知识可视化、简单化,知识点更加清晰直观,提高了课堂教学达成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通过知识学习和趣味体验,让学生们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妙笔生花——文物主题3D打印”冬令营

无锡是江南茶文化重镇,以惠山茶会为代表的江南茶事,早已成为极富人文色彩的地域符号。上达帝王将相,下至布衣百姓,各式茶人们在此汲泉煮茗,吟诗作画。当传统茶文化碰撞现代3D打印技术,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在1月15日的“妙笔生花——文物主题3D打印”活动中,参与活动的27名学生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解,学习无锡源远流长的茶文化;通过特色研学课程,探寻古人喝茶的秘密。在深入了解惠山茶文化后,他们拿起手中的3D打印笔,化身“神笔马良”,将自己的创意融入文物之中,创作出与众不同的3D打印作品。

“茶研”茶文化系列研学旅行之“惠山问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物馆社会教育不仅需要依托本身的场馆资源,也需要走出博物馆。寒假期间,无锡博物院根据“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茶会特展内容,策划开展了“惠山问茶”研学旅行。

本次共有24名学生参与到了“惠山问茶”的旅途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首先参观了无锡博物院年度大展——“来试人间第二泉”,并通过主题课程《三品殊清绝》,深入了解惠山茶文化以及惠山茶事对清代宫廷饮茶习俗的深刻影响。我们还邀请到了茶艺老师现场展示茶艺美学,和学生们一起闻茶识茶,在茶香氤氲间体味茶文化的精妙。下午,学生们追随乾隆的脚步重游惠山,再品林泉胜景。在文博专家金石声老师的生动解读中,感受无锡深厚悠久的茶文化和江南名士的闲情雅趣,获得不一样的知识体验。

科普互动剧:《苹果的奇妙旅行》

科普剧场是无锡博物院针对青少年认知特点,推出的具有独创性、情境性和社会性的科普教育活动,于每周六下午进行演出。寒假期间共演出3场。《苹果的奇妙旅行》以小苹果为第一视角,带领观众们一起了解神奇的消化系统。将科学知识与戏剧情节完美融合,以幽默风趣的表演形式给观众留下难忘的记忆,让观众跟随人物情节的发展,感受科学精神,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

博物知新岁,寒假伴成长。许多资深志愿者都加入到我们的社教团队之中,协助我们开展各项活动,我们的研学旅行也延伸到博物馆之外。观众和我们一起全方位地探索无锡的历史与文化,在活动中开拓视野,认识家乡的文化底蕴,感受传统文化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