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活动回顾|欢乐闹元宵,团团又圆圆

发布时间:Wed Feb 08 00:00:00 CST 2023| 作者:


古人称农历正月为“元月”,“宵”为夜晚,正月十五即为元宵节。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人们自古都用隆重的仪式来庆祝这新年的第一轮满月。

相传,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并令百姓家家挂灯,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便由此延续下来。到了唐代时期,元宵张灯成为了律法规定之事。

现代 蔡光甫 《无锡古运河元宵灯会图轴》 无锡博物院藏

元宵节在宋代发展成最热闹的世俗狂欢,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都有燃灯活动。元宵节当天,就连深闺的少女也能允许梳妆出门赏灯,“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除此之外,还有帝王斥资建造鳌山(古时元宵灯会的大型灯彩),与民同赏灯会等乐事。诗人辛弃疾笔下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写的就是元宵节花灯无数,好似繁星坠入人间的胜景。

清 潘锦 《闹元宵图轴》无锡博物院藏

在元宵这天,除了看花灯,民间还有吃元宵、猜灯谜、走百病等习俗。

元宵又名“汤圆”、“浮圆子”,因其软糯诱人的口感和“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成为了元宵节的代表美食。南宋的周必大写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说明当时元宵已经成为常见的节日食品。周密《武林旧事》也记载了“乳糖元子”、“澄沙团子”。元宵也有南北之分,南方的元宵也称“汤圆”使用糯米粉和好成皮,包上馅料制成。北方的元宵是将切成小块的馅料层层粘上糯米粉滚制而成。

兔年元宵这日,无锡博物院也邀请大家用超轻黏土代替面粉,来制作一碗别样的“元宵”。现场的小朋友们化身“小小面点师”,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作出一只只造型独特、色彩各异的创意元宵。再一起放入我们的专用“大碗”里,合作完成一碗象征团圆美满的元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作品,你有没有被“馋”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