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餐饮文化学者都大明教授走进“今天我主讲”与市民共话年味
发布时间:Mon Jan 28 00:00:00 CST 2019| 作者:
1月26日下午,我馆在五楼多功能厅举办“今天我主讲”活动。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无锡餐饮文化学者都大明教授主讲“年尾话年味”,吸引近200名听众参与。
讲座开始,都教授从历史、地理、文化等角度追溯“无锡味道”的渊源。无锡风调雨顺、肥腴沃土,丰裕的水产、果蔬、禽畜及山野土特产一年四季连翩上市,与香糟、虾子等特色调料相得益彰,孕育了无锡味道。从泰伯奔吴到范蠡太湖畔著《养鱼经》,再到《史记•货殖列传记》中对“饭稻羹鱼”的概括,无锡的饮食文化逐渐形成鲜明的特点,并留在江南诸多中华文明的早期记载中。而无锡元末明初画家倪瓒所著《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则被公认为当时江南的唯一食谱,从食材到工艺菜式都已明晰呈现了江南美食的无锡味道。随后,都教授为大家讲解了锡帮菜的特色,浓油赤酱而不腻、清鲜适口而不薄,原汁原味、咸中带甜,极富乡土滋味和市肆特色。结合冬日节气和冬令习俗,都教授带领大家一起品尝舌尖上的无锡春节。老烧鱼、熏鱼、脆鳝、八宝饭、蒸年糕、蛋卷鲜……甜咸合一,和那浓浓化不开的鲜香,体现着江南鲜甜柔和的滋味所代表的那一种幸福甜美。
都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不仅吊起了听众们对无锡美味的食欲,也唤起大家对传统年俗文化的记忆。正是因为这些蕴含着美好寓意的传统年俗,才让我们的年味更加醇厚。(社会工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