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园林里的运河“思享”:“新品质 新生活”大运河文化和生活研讨会在寄畅园卧云堂精彩呈现

发布时间:Sun Sep 29 00:00:00 CST 2019| 作者:


溪光山色,金秋江南。9月28日下午,惠山古镇寄畅园卧云堂内举行了一场“新品质 新生活”大运河文化和生活研讨会,嘉宾分别就“运河与新传承”、“阅读与新生活”,以及“文创与新消费”话题,展开了精彩的主旨演讲与对话。

此次“新品质 新生活”大运河文化和生活研讨会,共话运河故事、传播运河声音、推广运河文化。研讨会受到了无锡地区相关部门、政府领导的重视及关注,与此同时也邀请到来自全国的业内专家在此次研讨会中进行探讨交流。本次研讨会由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无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无锡市图书馆、无锡市锡惠公园管理处承办。

出席本次运河文化传承主题研讨会嘉宾有: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委会副秘书长、扬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原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惠山古镇文化总监金石声,无锡市文化研究会王辉,初见书房总经理原媛,字里行间书店合伙人赵露霞,先锋书店惠山店店长张征为,goodone旧物仓CMO罗婕等。

运河与新传承

有人会问,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为何能形成一脉独特的文化?也有人问:科技日新月异、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大运河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只有把视角拉回江南水弄堂里,拉回本次研讨会现场。

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委会副秘书长、扬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原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惠山古镇文化总监金石声,无锡市文化研究会王辉为我们深度探讨了“运河文化的传承脉络和未来走向”,“无锡运河对无锡人的影响”这两大问题。俯瞰中国大地,就会发现,长城和中国大运河构成了一个“人”字。长城是一撇,中国大运河则是一捺。这条人工运河,穿过燕赵大地、齐鲁苍原,漫漫三千余公里。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它始终关乎国家经略,被称为“国之命脉”。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展现了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当前,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运河沿岸城市共同的课题,也是运河文化为未来良性发展所必须走的一条道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关键在“带”字。大运河是因为漕运而形成的共有文化长廊,经济文化建设都要作为“带状”去思考,无论保护和利用都作为一个整体推进。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让沿线城市形成统领协调格局,共同发力,打破一亩三分地,促进更大范围的融合和交流。具体要体现在三个“联”上:在保护上要体现联动、在传承上要体现联手、在利用上要体现联合。无锡运河首先是属于中国大运河的,但无锡运河与其他运河段相比又很有自身特色,“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千年来,运河水系南北,南北情系运河。无锡的城市文明,也从一条古运河开始。它是无锡这座城市的灵魂,是一张承载着无锡悠久历史文化的名片,也将运河精神深深地印刻在无锡人的记忆中。

阅读与新生活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运河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人一代人的接力相传。其实,文化传承不仅需要活态的载体,还需要其他有趣的衍生载体,书店就是比较有魅力的一种。现代书店早已脱离传统书店单一的卖书模式,说它们是书店,其实更像是一个文化艺术生活互动式的体验空间。

初见书房总经理原媛、先锋书店惠山店店长张征为、字里行间书店合伙人赵露霞三位嘉宾从“初心”和“城市人文精神”两大角度,为听众畅谈“书店与文化旅游”新思路。守住散发纸墨香的书页,守住我们精神的家园故土。寻找与心灵迸发的场所,书店就是这样的场所。书除了提供知识,还有疗愈的功能,书店提供的场所让我们抛开一切,去找人之所以为人的文化场所。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国的城市,在这样一个场所,让都市人不再浮躁,安静下来。现在社会这么发达,受互联网和科技发展因素,休闲娱乐和知识获取功能相对有所减弱,但未来书店势必还会卖书,但是更会为读者提供文化的寄托。做“阅读”、做书店要懂得顺势而动,用新技术做新书店。

文创与新消费

近年来,“无文创,不旅行”已逐渐成为共识。一件打磨好的器具、一碗古早的茶、一首简单的民谣,都留存着历史的缩影。文创的美,在于跨越了时代的更迭,回首过去,将从前的人文情怀提取出来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体验。

goodone旧物仓CMO罗婕、初见书房总经理原媛两位嘉宾为听众分享了“文创与旅游”之中所蕴藏的坚守、传承和创新。一家低调的咖啡馆、一碗热气腾腾的街头小吃,都留存着历史缩影。在老街艺人的浅吟低唱里,寻觅历史遗韵;在汉声巷的朗朗书声里,坚守传统精华;在不打烊的旧书店,翻阅繁华都市日益稀缺的人文情怀。这些典型意象里便隐藏打开“文创与生活美学”大门的钥匙。所谓“文创生活”正是由这一点一滴的精致构成,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与众不同。以开放多元为文创生活和新消费形式拓宽版图:创新经营拓宽传统品牌外延、摈弃简单复制思维、植根本地文化研发创新因地制宜考虑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发掘城市的美好、家乡的味道,做极致的原创。坚持“生活美学”的宗旨,强调对生活的体验,注重对“人心”的关注与反思。以浓厚的文化底蕴、参与感互动性和情感上的贴切创建文创品牌。理想的文创生活落足点在于日常,通过情感营销打动人们的内心来促进消费,从而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最适合本土化的文创商业项目。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创要从自己的文化源头出发,通过不断的融合创新实现跨越。文创作为激活城市创造活力与地域特色文化遗产的一种特殊资源,重要性愈加凸显,让文创为旅游赋能,重视精神价值,“美”是一种描述,“好”是一种体验,通过文创来加以实现并融入人们的生活乃至人生之中,形成情感互动,体验有温度、有质感的品质生活,从而为“美好生活”注入丰富内涵。

有思想有深度的“新品质 新生活”大运河文化和生活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是各位嘉宾精彩的分享、富有洞见的观点、思维的火花会永远闪烁在奔腾不息的运河流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