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印耀百年征程”碑拓体验活动
发布时间:Thu Jun 17 00:00:00 CST 2021| 作者:
2021年6月12日是中国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无锡博物院聚焦传习培养,带领学生走进下属专题馆——碑刻陈列馆,开展“文物印耀百年征程”碑拓体验活动,共同参与非遗传承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以碑拓献礼建党百年。
碑刻陈列馆讲解员叶辰为同学们介绍碑刻的起源、发展等背景知识,结合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了解无锡碑刻的发展与古代社会人文、科学发展情况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场几件珍贵的碑刻吸引同学们驻足“研究”,细细观赏、慢慢品味。比如明伦堂中陈列的这块元代圣旨碑,是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刻成的。元成宗铁穆耳在忽必烈死后下旨尊孔,恢复儒学,此碑见证了蒙古族统治者当年被迫接受汉文化的事实。它在无锡是现存发现的唯一一块,弥足珍贵,为国家一级文物!
碑拓是南朝时出现的一种印刷技术。古代在印刷术没有诞生之前,碑版上的文字或图像,是用宣纸紧覆其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然后将纸揭下,纸上即留下碑版的文字或图形。
活动还为同学们定制了一块用来实践碑拓的碑。
看到定制的碑,眼尖的同学一眼认出要拓的是毛泽东《沁园春雪》。
拓碑这项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在无锡博物院社教老师华玥的专业指导下,一步一步揭开神秘的面纱。
拓碑有很多小秘诀,细微之处需要同学们的“感觉”,敷纸如何平整,拍气泡如何不打毛宣纸又能100%贴合,还有上墨时纸的湿度,如何上墨快狠准。
毕竟很少有人第一次便能出成果,但是经过多方团结努力,总结改进,最后同学们竟然形成了惊人的流水线。
碑拓承载着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同学们在学习传统中华技艺的过程中,更将家国情怀、革命英雄精神,刻在心间。以毛泽东诗词碑拓献礼建党百年,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 上一篇: 庄子•齐物逍遥——《庄子》插图展在锡图展出
- 下一篇: 活动回顾|五月五,博物馆里过端午